電話:0536-8626321
手機:15689166648
郵箱:wuliu0536@163.com
地址:濰坊市濰城區長松路與水庫路交叉口西100米路南
2015年1月5日,山西號稱最大的物流公司天和旺貨運有限公司人去樓空,近千名委托該物流公司代付款的商戶集體追討貨款。“今年我手里的物流公司一共跑了5家,損失了5萬余元人民幣。”一名商戶講,自2014年起,太原市已經有多家物流公司卷款跑路。
新年伊始,物流公司跑路事件為物流行業帶來了一次陰霾,不免讓人對物流行業2015年的前景產生疑問。
我們再來回顧下2014年:1月,海口順達物流公司老板跑路;5月海口亞昌物流公司老板跑路;7月,南京順達快運老板人間蒸發;11月,濟南晨旭西北物流公司悄悄停業.......
2014年以來頻發的“跑路”事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
“物流行業門檻低,進入者良莠不齊。一開始公司想做好,當代收貨款達到一定額度,從業者產生了一夜暴富的心態,就把誠信拋到了一邊。”某物流園工作人員說。
有法律界人士分析道:物流公司老板跑路現象頻發,受害者眾多,首先是由于物流行業缺乏行業監管,已有的物流協會無法對行業形成有效規范和制約。其次是準入門檻太低,“一桌一凳一電話”現象普遍,工商部門應提高注冊門檻。另外,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物流行業的法律法規。物流行業發展比較快,而制度建設有點跟不上。物流公司老板跑路涉及的金額總數巨大,但具體到大部分貨主金額就是幾千到幾萬元,許多貨主因此不愿意花時間精力和金錢去維權,這也讓個別不法物流公司老板鉆了空子。
“我們深知代收貨款的弊端,曾考慮過借助類似支付寶這樣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支付,可是很多老板都不懂網絡支付的操作,暫時實現不了。”某發貨企業負責人說。
某物流業專業人士分析了中小物流企業“日子不好過”的現實困境:“從前關系型、資源型的企業運作模式已經不合時宜,人員管理、土地、燃油運輸和人力成本增加,企業雪上加霜,再加上移動互聯和智能物流的沖擊,物流行業競爭加劇。中小物流公司的日子不好過,一些企業采取壓低價格的方式,導致掙不到錢,資金鏈斷裂,最終“卷款跑路”。
從這些不同角度的觀點可以看出,造成物流公司頻發跑路事件的原因是多重的。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?
物流行業到底是怎么了,頻發的“跑路”事件讓人不禁聯想到了2014年沿海省份頻發的企業老板跑路潮。
從業人員素質低?這應該是一些傳統服務業的普遍現象,“一夜暴富”的心態在各個行業都有體現。
缺乏行業監管?是客觀原因,但是貌似缺乏行業監管的行業也不少,比如經常出現的“食品安全”問題也是被經常冠以缺乏監管的原因。
進入門檻低?大部分服務行業的門檻都不高吧?市場經濟條件下,鼓勵公平競爭,一個行業的進步和變革,正是由于行業的繁榮來推進的。
代收貨款的弊端。這個問題目前處于兩難境地:不用吧,沒有更好的方法;用吧,弊端太大,客觀上促使了“卷錢跑路”現象的頻發。代收貨款的模式出現了這么多年,初期不失為一種好的服務模式。近年來弊端漸顯,如果能找到一種更好的替代模式,對改善“跑路”狀況客觀上應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。
物流行業競爭加劇,行業模式面臨變革;中小物流行業日子不好過,資金鏈斷裂。在小編看來,這應該是導致“跑路”問題頻現的根源。畢竟,一個企業只要還能生存下去,還能賺錢,因為其他原因而“跑路”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。
“跑路”問題的頻現,本質上反映了目前物流行業的困局之重。不能適應物流行業變革的新趨勢,改變落后模式、提高服務水平,在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,頻發“跑路”現象其實是2014年以來物流行業變革與洗牌大形勢下的一種極端表現。